首页 >> 教师风采 >> 教育叙事 >> 正文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谈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 发布时间:2017-06-22
  • 文章来源:小学教导处
  • 浏览次数:
  • 字号: [ ]
  • [关闭]

个人简介: 刘秋艳,1997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9月至2002年7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综合高中任语文教师;2002年8月至今在bet365网站地址器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奉行大语文教学的理念,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及语文素养的提高。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注重在活动中教育感染学生,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 个案情况   

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逐渐认识到无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集休,人文环境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塑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但是,学生家庭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情况很复杂,如单亲家庭逐渐增加,老人带孩子的越来越多,甚至由于工作繁忙,许多家长把孩子交给小饭桌、作业班、家庭教师、保姆、亲属等其他人来带,很少与父母一起,更谈不上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影响,有的家庭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也不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孩子接触时间相对最长,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成了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努改变和尝试。   

二、 情况分析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慢慢观察发现,最近几年孩子们比以往信息量更大,有些方面也表现得比较成熟,但是思想却越来越不成熟,待人接物、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并且表现出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不理解别人,对父母长辈不尊重,究其原因,虽然他们信息知识来源更广泛,但却是接触快餐文化过于多,信息知识有量无质,漫画、动画片、连环画、娱乐节目等,读的书也都是一些流行书,内容很热闹,却没有多少文化思想上的内涵。因此,给孩子们一们有文化氛围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才能逐步改变他们的气质和修养。  

三、 具体指导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看到、听到、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  

环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虽然不那么显著,不那么直接,但它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进而影响人的性格。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达到时时处处对学生美的熏陶,善的引导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染。  

(一)优美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让人产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情绪。洁净的卫生是班级文明的标志。同学们推选出的卫生志愿者负责维护班级环境卫生,并提醒同学们自觉保持好自己周围卫生。“绿化角”不仅给教室带来清新的空气,同时也让孩子们亲近了自然。除了市场上买来的花卉外,孩子们还亲手种下各种花草蔬菜,体会劳动和收获的快乐,有时孩子们拿来家里养的小宠物,大家轮流照顾喂养,如,小鱼、小龟、小兔等。孩子们不仅观察了动植物,满足了他们好奇、探索的天性,还让大家分享了快乐。教室布置应该体现人文气息,让孩子们受到文化氛围的感染,同时要让教室成为孩子们展示的平台。“展示台”贴着孩子们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表演等活动的照片以及他们书画作品。“比学赶帮超”栏里记录着孩子们点滴进步、学习成果及各组的战果。“阅报栏”是孩子们从家里拿来的各类报纸,供同学们阅读。“学习成果展示栏”里挂着同学们的作文集和他们亲手编辑设计的《我自己的书》以及优秀积累本、笔记本,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二课堂展示栏”里有孩子们在二课堂中各种兴趣活动课的作品展示。  

(二)班级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明确努力方向。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制定的班训、班规、班纪、班级口号、班级目标以及“志愿者认领表”、“班级工作职责分工表”等张贴在黑板旁边醒目的位置。为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班歌《长歌行》,并在演唱当中设计了表演动作,每当班会及班级活动中要先唱班歌。在升旗仪式上配舞表演中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三)班级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们只有更多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才能更加热爱祖国。传统节日就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好契机,大部分孩子只知道过节放假而并不了解节日习俗及来历等知识。如端午节时组织“我们的节日”活动,让学生查阅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及作品,并撰写调查学习报告。还可以举行实践活动,让大家亲自动手包包粽子,编五彩手链,做端午香包等。感恩教育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懂得感恩和回报的人才会是人格健全的人,才能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只知道被爱而不知道去爱,他们往往养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教育他们去体会爱,感受爱,学会爱他人,关心他人。让他们有责任感,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母亲节到了,让孩子们读一读关于母爱的文章和诗词,唱一唱歌颂母爱的歌曲,画一画母爱的记忆,写一写母爱的故事。还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如:角色互换当一天妈妈,或者为母亲做一件事等。另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的教育。可以推荐有益的学习网站,如:中小学生学习网、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作家网等。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如:每年开学时的一期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传统节日的节目《中华长歌行》,还有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十大科技人物》等,其它常设栏目如《走近科学》、《百家讲坛》、《读书》、《人物》、《地埋中国》等等,特别是,近年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大媒体纷纷推出各类文化类节目,如央视推出的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会》、《古诗词大赛》、《朗读者》等。这些节目有的能让人学到知识,开拓视野,有的能让人受到教育,是难得的好教材。  

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和人文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班级中一花一草都会说话,墙上的每一句话,每一幅图都是老师,让无言的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中更富健康、更富活力、更富内涵。  

四、策略及成效   

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过程主要有几个方面:  

1. 建设具有特色的班级目标与计划。  

2. 建设优雅整洁的班级环境,形成物质文化。  

3.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形成行为文化。  

4.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文化。  

5. 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人际关系,形成精神文化。  

6. 建立多样且有生机的班级评价机制,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在生活中慢慢发生着变化。班风班纪严整有序了,孩子言行举止变得温和谦恭有礼貌。家长们反映,在家里孩子们也懂事多了,懂得体谅父母了,能帮父母分劳分忧,学习也主动多了。环境能改变人的气质,文化更能塑造人的精神面貌。   

五、个案反思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渗透在班级建设和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全方位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因而,在各种教育及管理活动中都需要精心安排设计并长久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因为工作安排不够细致、考虑不周或因紧急的临时的一些活动而有所忽视。因此,在今后工作中需要观察更细致,思考更深入,安排更精细。  

刘秋艳       

 

版权所有 ? bet365网站地址器  蒙ICP备05000415号

 

电话:0471-4319934  Email:tpsatimau@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兴安南路

 

访问量: